赤壁(歷史地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歷史地名唐代杜牧詩作京劇《赤壁》清朝袁枚詩作葉錦添所著圖書現代甘露趙作品元代龍仁夫詩作吳宇森執導系列歷史電影老克所著的圖書史傑鵬所著的圖書湖北省赤壁市明朝杜庠詩作2008年完美世界開發的電腦客戶端遊戲清代趙翼詩作
赤壁之戰的古戰場,位於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於赤壁磯頭臨江懸岩,南距市區38公里。《湖北通志》載:赤壁山臨江磯頭有‘赤壁’二字,相傳為周瑜所書。
基本介紹
中文名:赤壁地點:湖北省赤壁市出處:《湖北通志》背景:赤壁之戰的古戰場
赤壁溯源,赤壁之戰,周瑜題字,地點爭議,歷代詩賦,詩,賦,
赤壁溯源相傳漢高祖劉邦是赤帝之子下凡,他斬蛇起義定下漢朝四百年基業,雖是沿襲秦制,卻在地名命名上自有一套規矩。當時這個規矩就是以陰陽五行、二十八宿定方位。以“赤”色為上乘。漢高祖六年治沙羡縣,縣令梅赤就著手調查境內山川河流,發現許多無名地名,於是就按朝廷旨意命一批地名。當時,朝廷以陰陽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加以擴大推演,以天人相應,將星空與地面配合,將二十八宿對準地面九州,各有所指,分出星野。按星野,沙羡當屬東南朱雀的翼、軫之間。赤壁那么一個小方城內,如何以五行、星宿命名呢?梅縣令於是拜訪陸水南岸修持百年的老道長駱文聰,他上知天文,下窮地理。道長擺開羅盤、八卦,推演一番後,描了地形,標註了名號,中央一山屬金,名曰金紫山,五行以金為首。金紫山之東為蒼龍之象,取其坑,“坑為疏廟,主疾”,取其名曰:“石坑”。南為朱雀之象,取其柳,“柳為鳥注,主草木”,在金紫山之南取了地名“柳林”。西為白虎之象,取其“奎”、“觜”,稱“奎曰封豸,為溝瀆”,“觜為虎道”,於是在金紫山之西取了地名為“奎觜”。北乃玄武之象,取其壁,“玄武之壁也”,取了個地名為;“赤壁”,四方的四個地名各距金紫山六十里,就這樣,“赤壁”的地名就出現了。漢高祖崇尚赤色,除了“赤壁”外,駱道長又取了幾個帶赤字的地名,如赤博林、赤博林湖、赤岡畈、赤馬港等。梅縣令就根據老道長的這幅帛子圖,定了縣境內的重要地名。就這樣,“赤壁”一名載入了歷史史冊,僅《三國志》一書就有五十多處提到赤壁。其後代史籍、方誌更是屢屢出現,這不能不說是梅縣令和駱道長的一大功勞呢。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地圖(主詞條:赤壁之戰)戰爭時間:公元208年七月~公元208年十二月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今為湖北省荊州市),欲一統南北。時孫權已自江東統軍攻克夏口(今武漢境),打開了西入荊州的門戶,正相機吞併荊、益州(治成都),再向北發展;而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為謀士,以其隆中對策,制定先占荊、益,聯合孫權,進圖中原的策略,並在樊城大練水陸軍。勞師、水土不服、短於水戰等弱點,堅定了孫權抗曹決心。孫權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3萬精銳水兵,與劉備合軍共約5萬,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曹操乘勝取江陵後,又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仍統本部兵,鎮守漢川(今江漢平原)。益州牧劉璋也遣兵給曹操補軍,開始向朝廷交納貢賦。曹操更加驕傲輕敵,不聽謀臣賈詡暫緩東下的勸告,送信恐嚇孫權,聲稱要決戰吳地。冬,親統軍順長江水陸並進。孫劉聯軍在夏口部署後,溯江迎擊曹軍,遇於赤壁。曹軍步騎面對大江,失去威勢,新改編及荊州新附水兵,戰鬥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戰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烏林(今湖北洪湖境),與聯軍隔江對峙。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了風浪顛簸,利於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緊演練,待機攻戰。周瑜鑒於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得到讚許。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後帶船數十艘出發,前面10艘滿載浸油的乾柴草,以布遮掩,插上與曹操約定的旗號,並系輕快小艇於船後,順東南風駛向烏林。接近對岸時,戒備鬆懈的曹軍皆爭相觀看黃蓋來降。此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聯軍乘勢攻擊,曹軍傷亡慘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余船,引軍退走。聯軍水陸並進,追擊曹軍。曹操引軍離開江岸,取捷逕往江陵,經華容道(今潛江南)遇泥濘,墊草過騎,得以脫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滿寵屯當陽,自還北方。 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並遣甘寧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圍甘寧。周瑜率軍往救,大破曹軍,後還軍渡江屯北岸,繼續與曹仁對峙。劉備自江陵回師夏口後,溯漢水欲迂迴曹仁後方。曹仁自知再難相持,次年被迫撤退。赤壁大戰後,劉備乘勝取得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荊州牧,奠定了壯大發展、進據益州的基礎。曹操吸取失敗教訓,大興水軍,進控江淮,與孫權對峙。孫權為抗曹,繼續與劉備聯盟,任其在荊州發展。三國鼎立格局逐漸形成。赤壁之戰,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面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周瑜題字相傳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月十三日,孫、劉聯軍藉助風勢,動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萬兵馬,東吳和劉備的軍隊乘勝追擊,直到南郡,曹操率殘部北歸鄴城。周瑜大軍高奏凱歌,回軍赤壁,在那大帥部樓船上舉行得勝宴會,把酒慶功,酒醉之餘,拔劍起舞,邊舞邊歌曰:“臨赤壁兮,敗曹公,安漢室兮,定江東,此山水兮,千古頌,刻二字兮,紀戰功。”歌罷,提劍在懸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這一劍刻過萬重山,據說江西廬山有反寫“赤壁”字樣。地點爭議赤壁之戰發生地點及爭議:赤壁市赤壁山數百年來,歷史學界對於“赤壁”之戰發生的地點問題多有討論,諸說並起,被傳媒稱為“新赤壁大戰”。一般統計,至少有七種“赤壁說”:蒲圻說、黃州說、鐘祥說、武昌說、漢陽說、漢川說、嘉魚說。從現當代觀點來看,爭論的焦點在蒲圻說和嘉魚說之間,而歷史學出版物和已發現文物證據更偏向於蒲圻說。歷代詩賦詩(1)《赤壁》(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2)《短歌行》——曹操青青子衿,幽幽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3)《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4)《滿江紅赤壁懷古》 戴復古(宋)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5)《赤壁歌送別》 李白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6)詠赤壁——王周(唐)帳前斫案決大計,赤壁火船燒戰旗。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7)悠悠赤壁 ——杜 甫(唐)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蒼梧。帝子留遺憾,曹分屈壯圖。(8)過赤壁偶成佳句 明 ·王奉(一)赤壁橫岸瞰大江,周瑜於此破曹公。天公已定三分勢,可嘆奸雄不自量。(二)孟德雄心瞰啖吳,皇天未肯遂共圖。水軍八十萬東下,赤壁山前一火無。(9)古戰場赤壁感懷 明 ·方逢時危磯絕峭倚清江,人道曹劉舊戰場。往事已隨寒浪滅,遺蹤惟有暮山長。雲霞尚帶當年赤,蘆荻空餘落日黃。欲吊英雄千古憾,漁歌聲里又斜陽。(10)赤壁山 ——明 ·龍仁夫踣呂摧袁虎視眈,阿瞞氣勢展江南。磯頭一霎東風轉,天下江山自此三。(11)赤壁石刻元 ·朱楨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無窮。峭壁窮峙江流東,當年麈戰乘東風。百萬北走無曹公,鼎立已成煙焰中。大書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日還英雄。(12)登赤壁山 ——明·魏 裳江南江北晝陰陰,指點前朝感慨深。夾岸寒濤喧赤壁,空原野燒隔烏林。山種已沒三分跡,天地仍含百戰心。擊楫中流回首處,荒煙滿樹夕陽沉。(13)拜縑—— 明·任喬年先生羽扇獨從容,百萬魔消一劍風。欲識英雄真手段,杯中白水望溶溶。(14)赤壁懷古——清·曹雪芹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姓名載空舟。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15)握瑾懷瑜——楊易巴丘琴殤魂慰兄,羽扇美酒兩相擁。義會總角舉秣陵,佳配霓裳笑江東。水觸三江破樓船,火燒赤壁隳艨艟。問天再借五百年,兩分天下與爭雄!
(16)赤壁——趙翼依然形勝扼荊襄,赤壁山前故壘長。烏鵲南飛無魏地,大江東去有周郎。千秋人物分三國,一片山河百戰場。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賦赤壁賦(前)——蘇軾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 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dǒu )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 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niǎo),不絕如縷。舞幽壑(hè)之潛(qián)蛟,泣孤舟之嫠(lí)婦。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zhú)艫(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於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樽(zūn)以相屬(zhǔ)。寄蜉(fú)蝣(yóu)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xié)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fú)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客喜而笑,洗盞(zhǎn)更(據文意應讀一聲)酌 (zhuó)。餚(yáo)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 (後)——蘇軾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gāo)。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yáo),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qiú)龍,攀棲(qī)鶻(gú)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gǎo)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pián)躚(xiān),過臨皋(gāo)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chóu)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wù )。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相關詞條
赤壁赤壁隸屬湖北省,是由鹹寧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的南岸,為幕阜低山丘陵與江漢平原的接觸地帶。赤壁市的地理坐標處於東經113°32′~114°13...
赤壁(吳宇森執導系列歷史電影)《赤壁》是分別發行於2008年、2009年,由吳宇森執導的系列電影,由金城武、梁朝偉、張震、林志玲、 張豐毅、趙薇、胡軍、中村獅童主演。該片分為《赤壁(上)》和《...
赤壁(歷史地名)赤壁之戰的古戰場,位於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於赤壁磯頭臨江懸岩,南距市區38公里。《湖北通志》載:赤壁山臨江磯頭有‘赤壁’二字,相傳為周瑜...
赤壁(下)(2009年吳宇森執導的歷史題材電影)《赤壁(下)》是由吳宇森執導的歷史戰爭題材電影,由金城武,梁朝偉,張震,林志玲,中村獅童,張豐毅,趙薇,胡軍,佟大為等聯袂出演。該片講述了東漢末年時期,丞相曹操率領...
赤壁(上)赤壁(上)是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橙天娛樂國際有限公司出品的歷史戰爭片,由吳宇森執導,金城武、梁朝偉、張震、林志玲、張豐毅、趙薇領銜主演。影片於2008年7月10日在...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
赤壁(2008年完美世界開發的電腦客戶端遊戲)《赤壁》是完美世界製作的一款3D角色扮演類網路遊戲。遊戲沿用了中國古代三國時期的歷史背景,並且加入了塔防、即時戰略、策略、動作競技等諸多PVP元素。遊戲於2007年...
赤壁(清代趙翼詩作)《赤壁》是清代詩人趙翼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從歷史與現實的差異,時間與空間的對照來表現今昔之感,並以冷靜幽遠的筆墨,抒懷“棄官歸鄉、淡於名利”的歸隱...
赤壁北站赤壁北站(Chibibei Railway Station,武廣客運專線新赤壁站)位於赤壁市北部,是京廣高鐵武廣段的小型車站。隸屬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原武漢鐵路局)武昌東車務段...
赤壁(京劇《赤壁》)《赤壁》是由國家大劇院以正史《三國志》為底本,結合小說《三國演義》和傳統三國戲改編的京劇劇目。該劇由張繼鋼執導,于魁智、孟廣祿、李宏圖、李勝素等主演,於2018...
黃州赤壁黃州赤壁即東坡赤壁,在武漢市東南七十公里的黃岡市黃州區西邊臨江處,為三國時期火燒赤壁,因而又稱周郎赤壁。雖有爭議,但不少歷史學家、學者在經過實地考證後確認...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
赤壁山赤壁山,位於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城漢川門外西北隅,古時也稱赤鼻山,今又稱龍王山。...... 赤壁山,位於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城漢川門外西北隅,古時也稱赤鼻山,今又稱龍...
三國赤壁古戰場三國赤壁古戰場,赤壁之戰發生地,現位於湖北省赤壁市南岸(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北依武漢,南臨岳陽)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七大戰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
赤壁(明朝杜庠詩作)《赤壁》是明代詩人杜庠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時,回憶起赤壁之戰而寫的一首懷古詩,表達了由歷史的滄桑感、宇宙的蒼涼感和人生短暫渺小的感喟...
前後赤壁賦《前後赤壁賦》又稱《赤壁二賦帖》,是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於元大德五年(1301)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現收藏於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是應友人之約而書,為紙本冊頁...
盛文軍(赤壁市副書記、黨組書記、代理市長)盛文軍,男,漢族,1969年12月出生,湖南長沙人,1988年7月參加工作,199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在職大學學歷。現任中共赤壁市委書記、市長。...
赤壁鏖兵赤壁鏖兵是一個成語,拼音是chì bì áo bīng ,意思是指激烈的戰鬥,出自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鬥智》。...
火燒赤壁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
赤壁(清朝袁枚詩作)《赤壁》是清朝袁枚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赤壁賞析 編輯 一陣東風強似百萬大軍,當年劉備、孫權、曹操就是因為赤壁這一戰,而決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勢。在三國...
葉文華(湖北省赤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葉文華同志,男,漢族,1967年12月出生,湖北通城人,省委黨校在職大學學歷,199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湖北省赤壁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火燒赤壁”的故事火燒赤壁是中國古典故事,講述了三國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
赤壁(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隸屬湖北省,是由鹹寧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的南岸,為幕阜低山丘陵與江漢平原的接觸地帶。赤壁市的地理坐標處於東經113°32′~114°13...
江斌(中共湖北省赤壁市委書記)(中共湖北省赤壁市委書記)編輯 鎖定 江斌,男,1966年9月生,漢族,湖北鹹安人,湖北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1986年8月參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現任湖北省...
赤壁賦(蘇軾作品)《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
東坡赤壁東坡赤壁,又名黃州赤壁,文赤壁,俗稱赤壁公園,位於古城黃州的西北邊,湖北省黃岡市公園路。因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顏色呈赭紅色,所以稱之為赤壁。因蘇軾的《...
蒲圻蒲圻,赤壁市原名,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東接鹹寧,南界崇陽,西鄰湖南臨湘,北連嘉魚,西北隔長江與洪湖相望。總面積1723平方公里,是六山、二水、二分田的格局。全市...
熱門詞條
暖暖環遊世界
黃金彩虹
唐寧
傲嬌
民視新聞台
處女膜
貝爾托特
祈
摩菲民宿
笨蛋、測驗、召喚獸
小羽
Furby
會聲會影10
introduce
桌燈
網路銀行
刃牙
涼拌青木瓜絲
The new HTC One
角色扮演遊戲
築
3366小遊戲
我們結婚吧
jellyfish
藍海策略
又見炊煙
採風樂坊
Kara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