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介入放射学常用诊疗器械——鞘管类

【介入治疗】介入放射学常用诊疗器械——鞘管类

《介入治疗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第5版

第5章 介入放射学常用诊疗器械

5.6 鞘管类

鞘管类

导管插入鞘简称导管鞘,也称血管鞘。这是建立经皮肤到血管腔的进出通道,为方便反复向血管内送入或交换器械,并在器械反复进出血管的过程中保护穿刺血管的一种专业介入放射学器械,由(短)导丝、扩张器和外鞘管三部分组成。外鞘管尾段带有止血阀门和侧臂。止血阀既阻止血管内的血液溢出体外,也可预防体外的气体进入血管内;侧臂带有开关,既可经侧臂注射药物,又可经侧臂冲洗肝素盐水以防止外鞘和导轨间的间隙内凝血,还可以作为血管内压力检测的通道等。现在向血管内引入导管、交换导管,引入球囊,引入活检钳,送入内支架等均需要借助导管鞘。一般选择血管鞘的直径大于其内要通过器械0.5~1.0F为妥。

由于现在市场上已很少有专门的扩张器供应,导管鞘也可用作扩张器。

大导管鞘的粗大内腔,也可用于血管内大量血栓,特别是新鲜血栓的抽吸治疗。

导管鞘内径一般为4~18F,导管鞘长度在10~100cm。其他标记F数指其内腔直径。

(1)普通鞘管 根据鞘管近端有无侧臂可分为两类。有侧臂的通过侧臂可以注入肝素液,防止鞘管内导管间的空隙处形成血凝块。普通鞘管外鞘为Telfon所制,内部不具有钢丝盘绕,抗折力要小于抗折曲鞘管。

(2)抗折曲鞘管 鞘管的外鞘内具有微细的钢丝呈螺旋状盘绕,以加强外鞘的柔韧性,提高抗折曲能力和前推力及扭动力,便于通过严重狭窄区,在过度折曲的血管内发挥良好的支撑作用。抗折曲鞘管多以送入内支架或球囊导管为目的,其头端多数有一不透X射线的致密环,方便介入过程中透视下识别鞘管的准确位置。

(3)内支架递送鞘 或称内支架置入器、内支架推送器。由三部分组成,除了扩张器和外鞘管,还有一根推送杆。推送杆类似于扩张器,其内芯可通过导丝,只是其前端为平齐头,以推送和释放内支架。

常用血管性内支架递送器有GZVI-12. 0-60-RB(COOK公司,美国)和JR-12 F(北京安泰公司,中国)。前者内径12~16 F,长度60~90 cm;后者规格与国外产品类似,内径12~16 F,长度60~90 cm。这类递送器与内支架分开包装,根据病变血管的正常解剖和病理性质选择不同规格的内支架,腔静脉内支架多数为“Z”形不锈钢丝类。“Z” 形不锈钢丝内支架易由体外的递送器装入,并经鞘管使用推送杆推至靶血管的病变区而释放。

(4)导引导管 实为薄壁大内腔长导管,使用时尾端与“Y”形阀和转换开关组合成密闭结构,类似于长鞘管。其头端如普通导管一样根据特殊部位塑形成一定弯曲,内腔较大(2~3 mm),可通过内支架和球囊等治疗性器城。头端极为柔软,对靶血管的刺激性较小;体部具有一定的硬度,维持一定的推力。导引导管既克服微细介入器械(如内支架)不易到达远在部位或通过扭曲血管的缺点,又可克服普通导管内腔细小(多为0.035 ~0. 038 inch)不能顺利通过内支架等治疗类介入放射学器械的弊端。可经此向深在部位引入普通导管、内支架、球囊导管或栓塞钢圈等器械。

常用的有多功能导引导管、椎动脉导引导管、肾动脉导引导管、左冠状动脉导引导管和右冠状动脉导引导管等。导引导管尾端没有止血阀,在血管内使用时要与'Y”形阀和转换开关配合在一起应用。

可经导引导管向靶血管内引入活检钳,引入球囊或内支架等器械完成介入操作。

导引导管属于导管类,其外径有6F、7F、8F、9F等直径,不同厂家品牌的导引导管其内径有一定的变化,选用时注意观察内腔标记,以便于内支架推送器等合理搭配。

相关推荐

弹弹堂3攻略秘籍 365bet客服电话多少

弹弹堂3攻略秘籍

📅 08-04 👁️ 1736
2023年至2024年短道速滑世界杯 365有没有反水的

2023年至2024年短道速滑世界杯

📅 07-04 👁️ 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