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寄生虫性鳃病
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特别喜欢寄生在鱼的鳃部 。一旦它们成功 “安营扎寨”,就会对鳃部结构展开破坏。这些寄生虫的寄生,会使得鱼鳃的气体交换功能大打折扣,导致鱼出现生理性缺氧,进而浮头。
判断是否是寄生虫性鳃病导致的浮头,需要借助显微镜。取少许鳃丝或从鳃上刮取少许粘液要是看到大量虫体可以确诊。
2、烂鳃病
烂鳃病也是导致鱼浮头的重要疾病之一,它的成因较为复杂,细菌、病毒感染或者水质恶化都可能引发。鳃对于鱼来说,就如同人类的肺一样重要,是气体交换的关键场所。一旦鳃部因烂鳃病而受损,鱼的呼吸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如果是细菌性烂鳃,病鱼通常体色发黑,游动缓慢,鳃丝肿胀,黏液增多,鳃丝腐烂并带有污泥,严重时鳃丝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被腐蚀,形成一个透明 “小窗”,也就是俗称的 “开天窗”。症状表现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自己判断。
当排除了疾病因素后,鱼吃料后浮头、顶水现象背后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3、肝胆病
以草鱼为例,在草鱼养殖过程中,肝胆病是较为常见的。当草鱼患上肝胆病,解剖后往往会发现肝脏出现白肝、花肝等问题。这些肝脏病变会严重影响鱼的生理功能,导致鱼对环境变化变得异常敏感。
哪怕是正常的吃料行为,都可能引发它们的不适,从而出现吃料后浮头顶水的现象。
三、探寻根源:多因素致浮头顶水
当排除了疾病因素后,鱼吃料后浮头、顶水现象背后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与溶氧、水质和饲料投喂有关。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这些因素。
1、溶氧相关
溶氧就如同空气对于人类一样重要,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关键要素,溶氧出现问题就会浮头、顶水这些行为发出求救 。
(1)水质肥瘦与溶氧:水质的肥瘦对溶氧的影响也很大。如果水质过肥,水中藻类丰富,虽然藻类在白天通过光合作用能产生大量氧气,可到了夜晚,大量的藻类就会变成 “耗氧大户”,疯狂消耗氧气。
(2)特殊天气与溶氧:短时间的强降雨,会导致水体上下对流,上层水溶氧充足,可经水体上下对流后,上层水的溶氧会被用来偿还底部的氧债,这时整个水体溶氧就会相对较低,这也是为什么连续高温后突降暴雨容易大量翻塘的主要原因。
2、水质恶化
除了溶氧,水质恶化也是导致鱼吃料后浮头、顶水的重要因素。一旦水质这个根基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
氨氮超标:氨氮过高对鱼的危害极大,它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通过鳃和皮膜进入鱼体,损伤鳃表皮细胞,使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还会使鱼的渗透压失调,抑制生长。严重时导致鱼类氨氮中毒死亡出现浮头。
三、防患未然:全方位预防策略
1、换水与清淤
定期换水是保持水质良好的重要手段之一。每隔 1 - 2 周,应更换部分池水,换水量根据池塘水质和养殖情况而定。
2、调节水质
使用微生物制剂是调节水质的有效方法。例如海得宝,采用高活性最新菌株:噬菌蛭弧菌、粘红酵母、免疫多糖、促生长因子等。有效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强水体溶氧与稳定性,优化水体环境。
3、预防疾病
拌料海得宝,抑制弧菌,提高水产动物幼苗的存活率,促进其生长和发育,并防止生长过程中出现疾病。常规用量:每亩每米用10-20毫升,每隔7-10天左右用一次,直接用本塘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拌料:100毫升拌料100-200公斤。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